听我说——中瑞当代摄影中的新叙事

听我说
策展人:彼得·普夫伦德 (Peter Pfrunder)、施瀚涛
瑞方艺术家:大卫·法沃、安妮·格拉兹、罗曼·马德尔、弗吉尼·瑞贝特、萨尔瓦托雷·瓦塔伊尔(David Favrod, Anne Golaz, Romain Mader, Virginie Rebetez, Salvatore Vitale)
中方艺术家:Kimisa、刘思麟、刘卫、石真、曾忆城
展览时间:2017年6月19日至9月17日
开幕时间:2017年6月18日17:00
展览主办:OCAT上海馆
展览协办: 华侨城(上海)置地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瑞士摄影基金会
“听我说——中瑞当代摄影中的新叙事”于6月19日起在OCAT上海馆呈现,展览邀请来自中国和瑞士的10位年轻摄影师,用影像语言搭建起层叠交错的叙事时空。两位策展人——彼得·福伦德和施瀚涛——对中、瑞两国的当代摄影实践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研究,他们发现两国的摄影实践者不约而同地在利用摄影作为媒介展开叙事,在纪实和虚构之间创造出一个想象的现实。这也是当代摄影实践的共性。一方面,叙事这一人类自古有之的记录与表达诉求,不断在各种媒介中找到承载的语言和形式。自摄影诞生之日,影像叙事便展开了自身独特的历史,虽经时代变迁,却历久弥新,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在摄影中发展出既属于这个时代,也属于个人的表达。另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每一个社交媒体的使用者都成为生活的讲述者,宏大叙事进一步分崩离析,浩渺的微观叙事汇集在一起,显露出人类新的境遇。因此,展览不仅邀请观众“听我说”——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发出“Follow Me”(跟我来)的邀请,邀请每一个观众成为叙述者。
参展艺术家的叙事虽都以摄影为基本语言,但是展示的形式和技术也因不同的叙事而各不相同,静态图像、动态影像、投影、灯箱、物件交织在一起,成为每个故事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展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身份的探讨,大卫·法沃、Kimisa和萨尔瓦托雷·瓦塔伊尔在自传式的故事中发出“我是谁”的追问;在第二部分中,刘卫、安妮·格拉兹、曾忆城围绕着各自生命历程中的重要地点展开回忆与追寻;在展览的第三部分,刘思麟和罗曼·马德尔通过角色扮演模糊着虚构与纪实的边界;而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则有着历史考古的意味,弗吉尼·瑞贝特和石真借助影像记录这种“不可靠”的证据探讨个人和集体的记忆。
相关活动安排
6月18日
开幕论坛
7月1日
讲座:镜头里的“我”:家庭影像与记忆构建
余天琦(美国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电影研究副教授、纪录片制作人)
7月15-16日
工作坊:叙事图录
言由(独立出版人, “假杂志”创办人,多年立志于发现新人摄影师)
7月29日
讲座:“纪录”的文化政治学——谈一九五〇年代末的“艺术性纪录片”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导师)
8月12日
讲座:跟踪叙事——苏菲·卡尔的观念艺术
btr(作家、译者及评论人)
9月9日
策展人导览及特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