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策计划「他山之石」驻地讲座

第一期(四月)
讲者:Luc Meier
时间:2021年4月12日,北京时间8:30PM
Zoom会议号:934 5640 5766
参会密码:204131
讲者:Sabine Himmelsbach
时间:2021年4月17日,北京时间8:30PM
Zoom会议号:966 6228 8668
参会密码:834000
讲者:Mónica Bello
时间:2021年4月21日,北京时间8:30PM
Zoom会议号:942 3435 6171
参会密码:932562
第二期(五月)
讲者:Christian Simm
时间:2021年5月20日,北京时间8:30PM
Zoom会议号:843 8872 7636
参会密码:157489
「他山之石,新代理人」围绕以驻地、委任、专项支持、商业合作等方式参与到此类跨学科工作的11位艺术家,及其在该合作中实现的作品展开,以数据分析、文献展示和线上动态调查报告的形式,结合网页开发与跨平台数据库管理,考据这一生产关系转变的种种细节与链条。我们试图将调查样本范围覆盖作品以外的生产资料,并尝试分析这一生产关系的转变。最后,项目回应互联网的生命周期和链接、存储与分布属性,试图建立一种长期的线上观察机制,以如影随形的方式追踪跨学科艺术生态的动向,并扮演资料库、展示平台、研究资源和思考库的角色。
第三期(六月)
讲者:Maya Minder
时间 2021年6月8日,北京时间8:30PM
Zoom会议号:820 0545 6992
参会密码:522518
讲者:Max Rheiner(来自Birdly)
时间:2021年6月17日,北京时间8:30PM
Zoom会议号:851 1026 0769
参会密码:013378
讲者:Nicolas Henchoz
时间:2021年6月18日,北京时间8:30PM
Zoom会议号:865 9315 6725
参会密码:659581
讲者:Tara Lasrado
时间:2021年6月21日,北京时间8:30PM
Zoom会议号:819 1110 3683
参会密码:846192
「他山之石」线上驻地项目一共邀请了17组艺术家团体。驻地以实验跨学科创作实践为目的,但并不主张艺术家需要在驻地期间完成具体创作:最终的产出可以是阶段性的研究,也可以是在驻地期间发展出来的新想法,或是发生在驻地社群期间的交流和讨论。我们也试图利用互联网无地理限制,扩散性和自组织的优势,将知识性信息(讲座,技术演示等)最大化地共享,并集中线上机构的组织和工作能力,去帮助完成具体的创作想法。
「他山之石」线上驻地讲座以月为单位,一共三期(四月、五月、六月),后续内容请关注“他山之石新代理人”微信公众号。在驻地期间,我们邀请活跃在艺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策展人、研究者、制作人和艺术家,从「跨学科工作机制」、「工具箱」和「领域交流与合作」等角度,结合他们自身的从业经验,为驻地艺术家和感兴趣的从业者进行分享,这些讲座也会动态地成为「他山之石」项目研究的一部分。
「他山之石,新代理人」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2O2Online的获选项目。「他山之石,新代理人」驻地项目中,瑞士讲者及导师的部分由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支持。
讲座系列将提供交传翻译。
Luc Meier
Luc Meier(1981年出生)曾在日内瓦学习国际关系专业。他在日本和美国有超过十年的文化项目工作经验,主要围绕在艺术与科技方向。
2008年至2012年期间,他为swissnex瑞士科技文化中心旧金山办公室和瑞士文化基金会发展了艺术与科技项目,并在旧金山以外的地区也拓展了该项目。在湾区、洛杉矶和纽约指导媒体艺术、当代艺术、声音艺术、设计和建筑方向的项目。
2013年Luc回到瑞士,参与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艺术实验室ArtLab的策展工作,并担任该实验室总监至2018年。ArtLab现在更名为“EPFL亭台”,它是一个位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校园内的建筑项目,有计划地聚集了艺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创造力,建筑本身由隈研吾设计,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展览基础设施。
自2018年以来,Luc担任La Becque艺术驻地项目的总监。La Becque位于瑞士拉图尔德佩勒,日内瓦湖风景如画的沿岸。在这里,不同学科背景的艺术家们发挥着他们独到的创造力。驻留艺术家可以通过这里卓越的场地和基础设施,来组织和实现他们获选的项目。不论是关于深度调研还是具体的项目生产,机构都可以提供相关支持。
La Becque尤其重视关于愈发交织缠绕的自然、环境和科技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些话题位于当代讨论的核心,并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和艺术学科息息相关——艺术家是最有潜力去发掘科技与自然的“替代性关系”的一群人。
Sabine Himmelsbach
她在慕尼黑获得艺术史学位后,于1993年至1996年在慕尼黑和维也纳的画廊工作,后来成为奥地利格拉茨施泰尔秋季艺术节的展览项目总监。1999年,Sabine加入德国卡尔斯鲁厄ZKM媒体艺术中心,并担任展览总监。2005年至2011年期间,她担任德国奥登堡伊迪丝-罗斯媒体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2011年,她为爱沙尼亚塔林库姆艺术博物馆策划了“门户、艺术和网络文化“展览,这也是“塔林-2011欧洲文化之都”的项目质疑。
Mónica Bello
Mónica Bello(1973年出生)是一位策展人和艺术史学者,工作生活于瑞士日内瓦。在过去的15年里,她专注于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及艺术和科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在她的策展项目中,她讨论了艺术家围绕新兴文化现象发觉和开始对话的方式,以及科学和技术在现实认知中的作用。
自2015年起,她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领导“Arts at 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艺术项目)。在CERN,她指导艺术项目,同时也策划艺术驻留、艺术委员会和展览。
2018年,她作为著名的爱彼艺术委员会(Audemars Piguet Art Commission)的客座策展人,参与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来到瑞士之前,她曾于2010-2015年期间在西班牙马德里的电信基金会(Fundación Telefónica)担任VIDA项目的艺术总监,该项目是一个围绕生命概念,培育跨文化表达的开创性奖项。2007-2010年,她发起并运营位于西班牙希洪的Laboral艺术中心(Laboral Centro de Arte)的教育部门。
她曾在国际上策划展览和活动,支持来自不同领域和背景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作为艺术和科学网络中受到国际认可的一员,Bello经常在会议上发言,并参与评选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导师计划。2022年,她将担任威尼斯双年展冰岛馆策展人。
自2020年8月加入苏黎世大学,并领导该校的全球事务方向。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他担任瑞士科技文化中心波士顿和纽约的CEO,同时也是瑞士驻美东的科学外交官。 在赴任波士顿前,Christian在旧金山工作了二十年,在旧金山,他发起了诸多加强瑞士和北美高层交流的项目,尤其是关于科技与艺术的研究、教育、创新和设计方向。他由“从先见到洞察,从洞察到行动”的视野所引领,也通过和公共和私人机构进行合作,发起了瑞士科技文化中心这一概念及品牌。瑞士科技文化中心的网络目前在全球最有创新力的地点都开设了办公室,也因其独特和成功的“connecting the dots”理念而在国际上享有声誉。Christian所设立和领导的旧金山瑞士科技文化中心成为Pier17一处特别的跨学科生态系统和标志性地点。 Christian是许多学术论文的作者和一位活跃的演讲者,瑞士工程科学学会的成员,同时也担任列奥纳多国际艺术、科学与技术学会的董事会成员。他是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集团咨询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也是瑞士文化基金会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艺术科技基金会的特聘专家。他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曾被提名参与“瑞士法语区百人论坛”,被评为2018年及2019年度“瑞士100杰出数字领域人物”。Christian Simm
Maya Minder出生于1983年,目前在巴黎和苏黎世生活和工作。 “烹饪因此转化我们”是Maya Minder的重要创作线索与框架。烹饪对她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隐喻,它揭示了人类如何通过烹饪文化来转化原始自然,她同时将烹饪话题持续演化,结合一种植物、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她在人类商品和自然泛灵意识之间建立一种纠缠。她工作的对象是多样性之桌,一切均尚未被消化。她追踪生物黑客、创客和第三空间运动,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草根点子、安全区和公民科学,并促成合作式的,通过食物、艺术、科学和烹饪展开的叙事。 Maya的参展和获支持经历包括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的“AEGardens Piksle”项目、瑞士文化基金会、苏黎世州Werkbeitrag奖项(2018年及2020年)、卡蒂斯特奖提名(2017)、瑞士克尔隆泰三年展(2017)、苏黎世艺术博物馆等。她也曾获得来自Migros Kulturprozent, 瑞士文化基金会, Gubler Hablützel Stiftung 和Gerbert Rüf Stiftung的项目支持。Maya也是数个艺术节和项目的策展人与组织者,同时她也时国际生物黑客社群的联合制作人。Maya拥有苏黎世大学艺术史学士学位和纯艺硕士学位。 Max Rheiner是苏黎世艺术大学(ZHdK)孵化企业SOMNIACS AG的创始人兼CEO,该公司将研究项目“ Birdly” 转变为商业产品。自2006年以来,Rheiner一直在交互设计系的本科和硕士学位课程中任教。2003年,他从苏黎世艺术大学获得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学位。他专注研究沉浸式体验,体验式交互和物理运算。在这些领域内,他为交互设计系构建并创立了物理运算实验室,并自2016年起,他一直在运营着“沉浸式体验实验室”。 他的研究和艺术兴趣主要关注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沉浸式远程呈现的技术进行互动体验。此外,他的艺术作品已在许多国际知名场合获得认可和展出,例如美国动态影像博物馆,美国圣丹斯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和日本山口艺术及媒体中心。 Nicolas Henchoz是 EPFL+ECAL实验室的创始人,这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洛桑艺术设计大学(ECAL)合作成立的设计研究中心。Nicolas先后在材料科学、新闻和艺术领域进行工作。2000年,他回到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并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在EPFL建立了艺术、科技与设计方向的合作项目。 他的工作围绕一种关于设计研究的新视野展开。他的出版物《为创新科技而设计:从扰动到接受》(Routledge出版社,2014)界定了一种独到的,关于科技如何转换为有影响力的用户体验的方式。他曾策划过超过30个展览,展出于哈佛大学、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蓬皮杜似乎中心、美国建筑学会、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等地。EPFL+ECAL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发表在国际混合与增强现实研究会(ISMAR)、美国人因工程学会(HFES)、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列奥纳多期刊(LEONARDO)等。实验室也曾获得包括柏林国际设计节、瑞士设计奖、最佳年度应用(Splash Award)等奖项,并于2020年11月荣获 Meilleur du web的最佳用户体验奖。 Nicolas是米兰理工大学的客座讲授,也是全球媒介创新联盟的董事会成员。他也曾被授予法国文化与通讯部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 Tara Lasrado是瑞士独立制作人、策展人,其研究兴趣在于实验性、集体性和跨学科的合作方法。自2013年起,她活跃于多个项目,包括圣彼得堡和苏黎世的Manifesta双年展、图卢姆AKI AORA艺术家驻留项目、苏黎世Forward艺术节、Cabaret Voltaire的《欢乐与狂怒》表演项目, Progetto 6000等。目前,Tara是arvae的视觉总监,负责孵化艺术家、科学家和地区环境专家之间的合作,并探讨环境危机相关课题。她是苏黎世experi_剧场的制作经理人,这是一个实验表演团体,主要的兴趣在艺术与行动主义之间的界面。对她也是《芒果树下》的联合制作人,这是一个自我组织的反学习项目,先后发生于印度圣地尼克坦(2020)和Borikén,这个项目聚焦于本土的、基于大地的学习,乡村和表演实践。Maya Minder
Max Rheiner (Birdly)
Nicolas Henchoz
Tara Lasr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