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海外办公室与合作伙伴

请点击以下图标,查看瑞士文化基金会各地联络办公室及文化中心的信息。欲知苏黎世 总部的详情,请访问官网:www.prohelvetia.ch

艺术家的驻留故事

山河跳!:牛角 角斗 角色

山河跳!

山河跳!由双胞胎艺术家黄山、黄河组成,现工作生活于佛山。其创作载体多样,以东方神秘学、民俗学撬动身份政治、劳工、女性主义、生命政治、现代性等种种议题,关注神话线索在日常语境中的体现,尝试对现实进行“精神分析”,反思现代物质主义及大众的心理现状。

在瑞士,她们将循着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足迹探访他的故居博物馆和书房。她们计划融合分析心理学与当地历史悠久的瓦莱州埃尔林根斗牛节,以行为表演的形式呈现某种原始的母性力量。

2022年4月5日至6月27日,她们受基金会支持在苏黎世的Gleis 70和Neumarkt剧院进行艺术家驻留

艺术家网站

广东岭南与瑞士之间相连着一条线索,那就是“牛”。

牛角,角,角斗,角度,角色。

山河跳!原本辛丑年启程的苏黎世艺术驻留,因全球疫情让出行时间延至壬寅年,沿途有许多历险、收获和惊奇。恰逢上海封控期出境旅程如履薄冰,高铁、航班、公交、餐饮供应随时取消;航班于千钧一发之际起飞,同行旅客中有的已携全家老小在机场宿营一周。听说在那之后一年之内都没有直飞苏黎世的航班了,魔幻照进现实。起飞日期是我们用星盘技术选择的,后来才知道这日期贴近佛山祖庙北帝诞辰,祂是以前保佑出行的神祇。

选择苏黎世作为目的地,完全是因为我们的成长和创作深受荣格学派影响,特别是其中原型、共时性等概念。瑞士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荣格的视野广阔,对很多主题包括《易经》有创造性的理解。从大众传媒的角度看,他的一些故事在中国网络平台累积有数百万的观看量。我们生活的沿海粤语区和瑞士都热衷牛的意象。老子骑青牛是佛山陶瓷的经典主题,明末清初岭南是遗民遁世参禅的聚集地。在禅宗“十牛图”或“牧牛图”中,牛是心的象征,牧牛、寻牛隐喻修心证道的不同历程。

在五月份我们带上作品《中国动物成语占卜卡》和本地观众互动进行连续两天工作坊,六月下旬则总结先前考察瓦莱州(这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可爱)的经验之后,呈现融合影子戏和武打片段的表演“听劲”。

瑞士法语区瓦莱州传统Herens斗牛节,今年恰好是节日100周年。

本地特有的Herens奶牛强壮好胜,在赛场外休息区也会互抵犄角比划。

黄山:雪山之巅映衬着女王宝座争夺战,奶牛的身体丰满鼓涨随着牛铃铿锵笨重地摇晃。这是创世之母的对战,是大母神archetype of the Great Mother之间的比试,夺冠“女王”将在一整年引领整个牛群,直到下一位挑战者的诞生。它们的角斗过程里大部分时间是两双犄角缠绕在一起,安静又坚定地对峙,两头黑牛宛如粘成一座沉静的巨石,如沉默的乌黑的山,突然某个瞬间其中一头母牛以摧枯拉朽之势,疾风迅雷地让对方战线崩塌决堤落荒而逃(决战时真的打雷了),如同不同的心理能量之间长期的纠缠、共生与绞杀,快乐和痛苦的冲突,掌控和失控的冲突,面具和阴影的冲突,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

黄河:Herens奶牛像是养牛人的宠物,它们沉静又蛮横。上赛场的牛有的就是低头吃草,随意遛弯之后就下场了。两牛对峙之际时而专注,时而分心;它们专注时如同太极练习中的“听劲”。这种动物之间主观、本能的交流方式,和我们之前以为的“斗牛”天壤之别。接下来我们决定在Neumarkt剧场的表演中,体现这种心理时空。

黄山:我们将发现转化为在Theater Neumarkt的Chorgasse空间以“听劲 Fight in Synchronicity”为题的超现实短剧。粤语武打片的基因觉醒,让我们突然学会用拂尘“战斗”,好战,冲动,狂乱,也会恢复平静如穿蓑衣的垂钓隐士。神话和艺术作品里的“大女神”the Great Goddess体现了分析心理学里的大母神原始意象或原型(the primordial image or archetype of the Great Mother)心理现象的象征性表达,我们也尝试着诠释角色之间的形态转换。一直骄阳似火的苏黎世当天似乎被这种“战斗”氛围所感染,傍晚突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

黄河:这次创作融合了影子戏Shadow Play和武打Martial Art的片段、一些与物件的互动和切换的声音/灯光蒙太奇。在缓慢鼓声中进行的剪影斗牛作为开场,串连雌性意象的植物、人造飞雪、东方意象打斗和太极步伐、写不可见的字等等……有朋友说我们在极度欧洲的地方做了些不那么欧洲的事。当时表演空间的座位一下预约满了,现场到来的朋友都看得非常投入。

共时性

驻留期间苏黎世Micafil工业区的Gleis 70大楼工作室门牌号刚好和我们的生日数字相同。我们有一天在这里半夜Google查资料发现荣格在他Jung on Synchronicity and the Paranormal一书里曾用和斗牛bull-fight有关的一连串巧合来说明共时性原理。其实,我们也是牛年出生的。作为计划中的一部分,我们还拜访了ISAP(International Schoo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荣格故居博物馆C.G. Jung House Museum,并因为机缘巧合参观了不对外开放的波林根塔楼The Bollingen Tower。塔楼位于山林内,需要徒步30分钟才能到达。波林根塔楼至今维持着原貌,粗粝的原石墙壁、地面,周围是野性十足的树林和草地。塔楼的墙壁和地板散布着荣格亲自雕刻的语句,闪烁着智慧的微光。荣格在这里为卫礼贤版《易经》的英译本写了序言,发表了关于(《易经》)“共时性”的研究,也完成《神秘参与》(Mysterium Coniunctionis)等著述。具体可参考这本书:《荣格与中国文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作者申荷永、高岚。驻留之前我们也在广州拜访了申荷永教授。

黄山:荣格故居博物馆是此行的重点,在他的书房里我们久久不忍离去,时光凝聚在水月观音卷轴、藏传佛教作明佛母与六道轮回唐卡(和我的手机壁纸是同款)、和高至天花板满书架的东西方神话传说与哲学类书籍里。荣格在这里写(画)出了著名的《红书》。红书里其中一页,他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战国时期楚国彩绘虎座鸟架鼓,并写下可以理解为德语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段文字。

黄河:荣格把中国主题的部部书籍放在抬眼可见伸手可及的地方。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喜爱和认识不是出于殖民主义或某种政治理念,是发自内心的天然亲近。在这段长达半年的境外旅程中,荣格的书房最让我体会到精神的栖息感。我们无法忽略后疫情时代敌视亚裔和仇华的阴霾。

在ISAP我们听了一场跟15世纪末欧洲独角兽题材挂毯相关的课程。惊喜的是,我们也有幸与艾伦·古根宝(Allan Guggenbuel)教授、“神话心理剧”心理治疗模式的创建者和他的女儿、Valeri老师会面。艾伦教授认为人类心灵包含矛盾趋势,我们都被冲突所吸引。

随着Yasmin Naderi Afschar的介绍,我们到Wuerenlos小镇参观Emma Kunz Zentrum。Emma Kunz(1892-1963)是拥有独特哲学和方法的治愈师兼艺术家,受到镇上居民的尊重其故居现在改建成小型纪念馆。在阳光下这里的所有事物都在发光。Emma Kunz生前曾预言自己的画作会在新世纪重新被人们认识,她说对了。

时间潜行

后来回国机票忽然取消,我们只好连续多日足不出户研究应对方法。延长的旅程也让我们有机会开展更多的探索。艺术家Janeth Berrettini酷爱程抱一Francois Cheng的著作、喜欢使用水墨毛笔并和我们一见如故。7月份我们受邀和她一起进行一次“Time Diving”,是结合了即兴绘画和随机占卜的工作坊。

如果时空可以穿越,我们很愿意再次体会所有这些离奇、焦虑又温柔的时时刻刻。

最后,来自Neumarkt道具组的Noelle Choquard女士负责人造牛角的喷绘,她刚好就来自瓦莱州因此Herens牛角的机理色泽得以传神还原。Neumarkt剧团中的很多工作人员我们都想在此感谢。也要感谢Gleis 70和瑞士文化基金会的许多朋友。

Upcoming maintenance work

The application portal myprohelvetia will be updated from 1.1.-7.1.2024. Due to these changes, open applications must be finalized and submitted via the current online portal (myprohelvetia.ch) by the latest 23:59 on 31 December 2023. Until this date, the deadlines and criteria outlined in the current guidelines and calls for applications apply. New applications can be created and submitted in the application portal as of 8 January 2024.

close

Search for "pro_helvetia" in the wechat app or scan th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