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海外办公室与合作伙伴

请点击以下图标,查看瑞士文化基金会各地联络办公室及文化中心的信息。欲知苏黎世 总部的详情,请访问官网:www.prohelvetia.ch

过往亮点项目 >

他者的舞台表演艺术系列活动

中国大陆 — 行为艺术

2018他者的舞台

— 不同表演的研讨和实践

表演不是制造产品,而使人得以展现

日程

时间:2018年9月21日至24日
地点: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主办机构:上海明当代美术馆、明园集团
推动机构: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策划人:赵川

汇聚亚、非、拉、欧洲更为年轻的表演艺术领域的探索,探讨“表演”在其现场的无限拓展可能。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荣幸宣布支持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在9月21日至24日为公众呈现“他者的舞台:不同表演的研讨和实践”活动。

这个为期四天的项目,由表演领域的资深探讨和实践者赵川策划,除呈现一系列现场表演外,并有讲座和艺术家工作坊。此次的受邀艺术家来自不同工作背景,包括舞蹈、戏剧、行为、影像、理论和策划等。这已是2016年在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后的第二回“他者的舞台”。策划人赵川说,“期待让‘2018他者的舞台’成为一个节日——在这里:表演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使人得以展现,并与更多人的精彩交织到一起。”

在9月初秋的四天中,明当代美术馆将成为一个“他者的舞台”。在那些表演、呈现和研讨中,“不同”可能是其中极其生动的力量;不同的艺术家相互刺激、相互映照——那些现场的瞬间,成了不同人生的在场。

研讨也将从这里出发:排练、表演从哪里来,要成为什么样,要往哪里去?理解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和各种背景资源,如何成为艺术家、表演者、剧场人和舞者们的灵感与材料?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创作是如何积累,形成样貌,蔓长起来。

此次活动由明当代美术馆主办,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核心推动,并得到上海德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跨文化合作研究生课程”等机构和个人的支持。

(本项目所有活动免费。详细的日程内容请点击此获得。)

(图片鸣谢艺术家,来自明当代美术馆。)

受邀参与者

Biljana Ciric(上海/贝尔格莱德)、Eisa Jocson(马尼拉)、Ernestyna Orlowska(苏黎世)、高元(西宁)、 Humphrey Maleka(约翰内斯堡)、Jesica Bastidas + Angi Nend + 门婕聪(墨西哥城/苏黎世/杭州)、北门剧社+草台班(深圳/上海)、黄佳代(上海)、Pablo Zamorano(私人原因欠场)(圣地亚哥/马德里)、Steven Schoch(巴塞尔)、44剧场(上海/广州)、许志锋(上海)、王墨林+许斌(台北)、吴梦(上海)、由宓(科隆/北京)、于吉(上海/维也纳)、VAGA(广州/台北)等。

2016他者的舞台

— 关于不同剧场/不同世界的对话

日程

特邀策划:赵川
活动时间:2016年12月8日至11日
活动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淮海西路570号红坊F座(地铁3、4、10号线虹桥路站直达)

主办机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指导单位: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
推动机构: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协助机构: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共同邀请赵川策划2016128日至11期间举办他者的舞台:关于不同剧场/不同世界的对话。在为期4的活动中,非洲、亚洲和欧美等地的戏剧家、表演艺术家和学者将受邀来到美术馆,通过演、讲、对谈及工作坊等,探讨各区域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剧场艺术路径、表演美学和创造性方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降,世界大舞台和舞台上的小世界发生巨大变迁。在全球化、新后现代、后殖民批判和多元文化主义等经济、政治和文化多重历史动力的作用下,新的发展模式、历史经验和动力在不断显现。我们怎样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对区域经验和它的独特性的分享、讨论和批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作和共同演进,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共同未来的文化塑形当中去?这不仅是人们对来自外部世界变化压力的回应,也深深根源于不同区域人们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代剧场及表演的发生、发展和创作,都与这些动力密切关联。在各种缘由之下,当下最张扬的剧场及表演观念、形态仍然主要来自西方。然而,这并不能遮掩其它如亚非地区的当代剧场及表演艺术,在与当地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亦是地域文化里极为敏锐、生动和有创造力的表达。通常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以及各自文化发展模式的约制,他者舞台上很多颇具价值的观念与实践,鲜有机会在西方之外交流和研讨。甚至有一些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也因为特立独行,而成了“他者”……

“他者的舞台:关于不同剧场/不同世界的对话”希望创造新型的交汇和分享机会,铺展别开生面的当代文化视野、格局,催生不一样的文化互动关系,以及未来图景。即使在今天,欧美主流的剧场和表演价值观依旧主导着中国各类戏剧节,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之上,探讨别样视野,洞悉不同的创造力和美学的重要?

(图片鸣谢艺术家,来自民生现代美术馆)

受邀参与者

鲍里斯·尼凯廷(Boris Nikitin,瑞士/ 剧场)、查理·哈夫纳(Charlie Haffner,塞拉利昂/ 剧场)、克里斯托弗·康纳利(Christopher Connery,美国/ 文化研究)、戴陈连(中国/ 剧场)、大卫·格拉斯(David Glass,英国/ 剧场)、艾尔莎·乔克森(Eisa Jocson,菲律宾/ 舞蹈和行为艺术)、黄芳翎(中国/ 剧场)、汉斯乔治·科纳普(Hans-Georg Knopp,德国/ 文化战略)、凯·图赫曼(Kai Tuchmann,德国/ 剧场)、李敬诚(Kyung-Sung Lee,韩国/ 剧场)、马琳·蒙泰罗·弗雷塔斯(Marlene Monteiro Freitas,未成行,佛得角和葡萄牙/ 舞蹈)、nunu kong(中国/ 舞蹈)、黄佳代(中国/ 剧场)、桑卡尔·信达瓦拉普·万卡特斯瓦拉(Sankar Chindavalap Venkateswaran,印度/ 剧场)、陶庆梅(中国/ 学术和批评)、田曼莎(中国/ 剧场)、瓦旦坞玛(台湾地区/ 行为艺术)、王墨林(台湾地区/ 剧场和批评)、吴梦(中国/ 剧场和行为艺术)、许志锋(中国/ 当代艺术)、于吉(中国/ 当代艺术)、张小船(中国/ 当代艺术)和赵志勇(中国/ 剧场)等。

Other Projects

close

Search for "pro_helvetia" in the wechat app or scan th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