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夫·内茨哈默个展:再造认知
中国大陆 — 视觉艺术
瑞士艺术家伊夫·内茨哈默(Yves Netzhammer)将于2017年8月13日至10月7日在复星艺术中心呈现新个展“再造认知”,同时也是与中国艺术家邱黯雄的双个展。2014年,邱黯雄曾作为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驻留艺术家前往温特图尔。两位艺术家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共同创作绘画与虚构汉字作品“Tableau No.1”。本次展览以西方新媒体动画和中国水墨电影的对话,探讨中西方现代社会所面对的共同悖论,通过沉浸式影像的体验方式反思人性和现代文明的困境。此次展览亦将突破展览空间限制,于陆家嘴花旗集团大厦“外滩之窗”LED大屏幕滚动播放两位艺术家的短片,令陆家嘴建筑群的视频展示与位于外滩的复星艺术中心展馆遥遥相对,为整座城市带来当代艺术和社会的碰撞与呼应。
关于展览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瑞士艺术家伊夫·内茨哈默的作品仿佛于现行空间中撕开的一道时空裂缝,透过动画短片、铁制装置和绘画作品的有机结合,利用多种艺术元素的整合和重组,戏谬性地颠覆人对世界、时空的认知:欢愉与痛苦的并存,死与生的转换。作为伊夫·内茨哈默各种媒介作品的全面展示,本次展览完整展现了艺术家对空间和媒介的不懈探索,以及对时间、环境和社会的持续关注与思考。展出的作品包括七部动画短片、三十余件铁制装置和十余件墙绘作品。
届时,复星艺术中心二楼展厅将变成一座拥有客厅、厨房和卧室等功用的“房子”,如同人的大脑结构,各司其职。在这个由富有想象力的动画短片、绘画作品,简单的黑白线条、及些许彩色色块构建出的艺术多元空间中,观者沉浸其中,随场景变化产生不同的感官体验。
关于艺术家 – 伊夫·内茨哈默
伊夫·内茨哈默生于1970年,曾在苏黎世艺术设计学院学习,现于瑞士苏黎世生活与工作。其创作将视频装置、幻灯片和绘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伊夫·内茨哈默与中国的渊源颇深,曾参加过多个展览,包括:“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深圳(2016)、“动物的气息”项目,K11开幕展,上海(2013)、“自然恐惧实体——伊夫·内茨哈默的现场”个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1)、“齐物等观:2014年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北京(2008)。
他曾于各大美术馆举办过个展,其中包括:明斯特LWL联邦美术馆,德国(2016)、基辅双年展,乌克兰(2015)、塔斯马尼亚古今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2013) 、卢塞恩美术馆,瑞士(2011)、伯尔尼博物馆,瑞士(2010)、斯特罗齐宫,意大利(2009)、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2008)、威尼斯双年展(2007)、查理教堂,德国卡塞尔(2007年卡塞尔文献展项目)、雷特博尔格博物馆,苏黎世(2006)、德国不莱梅美术馆(2005)和瑞士苏黎世Helmhaus美术馆(2003)。
其参加的群展包括:利物浦双年展(2010)、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2007)、鹿特丹维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和TENT艺术中心(2006)、德国杜伊斯堡林布鲁克国际雕塑艺术中心(2006)和布拉格国立美术馆(2005)。
关于复星艺术中心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坐落于BFC外滩金融中心,是由复星集团及复星基金会发起并出资建立的非营利机构。复星艺术中心建筑由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和Heatherwick Studio联合设计,其建筑外三层金色可转动帘幕格外引人注目。
复星艺术中心旨在推广当代艺术,致力于中国与国际文化艺术的沟通交流,促进公众对全球当代艺术的关注、理解和参与。位于复星艺术中心天台的公共艺术作品“数字空中花园”由日本艺术家宫岛达男创作,并邀请了三百位上海居民共同参与,由复星基金会永久收藏。与此同时,复星艺术中心还持续关注和支持中国本地艺术家,为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