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设计智慧在深圳
中国大陆 — 设计与建筑
瑞士设计智慧:遇见灵动、独特和可靠的设计
首次亮相
将灵动创新的瑞士设计以及艺术文化引入中国,这是瑞士设计在深圳的首次亮相,同时也是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的展会焦点之一。在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的鼎力支持下,八位在瑞士设计业内表现最为突出的年轻设计师们来华,向观众展示他们的优秀设计。这些设计师们分别在产品、家具及室内设计等众多领域成绩斐然,大放异彩。以他们为代表,此次展览将揭示瑞士创新设计智慧的内涵。
历史即基因
瑞士设计扎根于历史,并凭借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专业性引领全球设计潮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审美出口国,我们的设计师和品牌拥有丰富的国际化视野,懂得如何开发符合国际市场的产品,我们擅长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以精准、创新、优雅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帮助客户走向国际化。
遇见与交互
不论您是制造商、编辑、产品经理、品牌经理还是战略投资者,欢迎来了解我们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和专业技能都可以满足您的需求。
联合策展人:
Michel Hueter (瑞士)
颜宓(中国)
策展人及艺术家介绍
Michel Hueter
联合策展人,瑞士
1972年出生于瑞士,从钟表行业起步职业生涯,在为斯沃琪集团工作了七年之后,他开始转战至苏黎世的公关行业,成为一名经纪人。
随后,他加入了瑞士联邦形象委员会Presence Switzerland,负责项目运营和亚洲市场开拓,之后逐渐成为重大国际活动的市场和传播总监,如负责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瑞士馆的宣传工作。
2008年,他以国际传播运营总监的身份回到斯沃琪集团,成功带领团队将RADO品牌重新定位。至2011年,他被任命为“瑞士设计大奖Design Prize Switzerland”的总监和策展人,该奖项通过不限专业和身份的设计竞赛,选择并推广创新的瑞士设计和瑞士产品,是引领瑞士设计和文化风向的重要平台。
2018年开始,他一直以一名独立策展人的身份开展各项工作。
颜宓
联合策展人,中国
1977年出生于北京,留法并获得法国里昂二大时尚学院“Mode & Creation”硕士学位之后,她在2004年回到上海参与《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创刊工作,并在2009年接任杂志主编一职,她同时也是EDIDA设计大奖中国区创始评委。
2013年末她转型成独立策展人,创立米曰工作室至今,专注于设计、时尚、建筑、影像、民艺等泛美学艺术领域的展览和策划。并在2016年末,发起专注于创新性传承设计师挖掘推广的一项全球设计创作项目—— 《另一种传承》,致力于寻找创新性传承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以及帮助设计师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
Michel Charlot
工业设计师,瑞士
1984年出生于瑞士洛桑,他是一名工业设计师。2009年从瑞士洛桑州立艺术学院毕业后,他加入了设计师贾斯伯·莫里斯(Jasper Morrison)的设计公司。2011年,他开始自己创业,并为例如Kettal, L&Z, Belux 和Vitra等知名品牌开发产品。他的目标是在预算框架下创造直观产品,并不断追求概念、工艺和设计的最大化效率。自2013年一月起,他开始在瑞士洛桑州立艺术学院和日本东京多摩美术大学教授工业设计课程,同年,他和瑞士老牌灯具品牌Belux一起出品了第一件个人设计作品U-turn,并以此赢得了“瑞士设计大奖Design Prize Switzerland”和“瑞士联邦设计奖Swiss Federal Design Awards”,这是代表瑞士设计的两个重要奖项,只授予给工业设计领域中最负盛名的设计作品。
作为一名设计师,他致力于和客户一起在限制条件下设计出符合现代生活的产品,每一次小小的付出都能获得极大的愉悦体验。
比漂亮更引人入胜,比特别更想你所想,他的设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是短暂的时尚潮流。
Laura Couto Rosado
产品和多媒体设计师,瑞士
Laura Couto Rosado是一名日内瓦的产品和多媒体设计师,她热衷于将设计、科学和技术三者创造出一种强烈的组合效果。这是一位技术型的设计师,受基础和应用物理的启发,她设计的综合装置能够展现出一种理性表象之下令人意外的优美诗意。
她目前在日内瓦艺术与设计学院(HEAD, Geneva)媒体设计系担任助教,同时也是Digital Alchemy设计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该工作室擅长将数字和模拟技术与传统工艺相融合,为未来智能家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形式。
项目
设计师展示了两种家用的智能灯。
Veilleuse Tellurique是一款连接并感应地球力学变化的地球环境灯。这款神奇的智能产品是专为家居空间设计的,它将网络上实时变化的地震数据收集并最终转化成可变光源。这件诗意技术产品能通过人类无法感知的地球常态变量,自动调节居家空间的夜光氛围。
Aeli是一款让参观者在环境中体验人工智能的产品,它向设计师发起挑战,在景观中植入人工智能,提供了应对虚拟化社交现象的另外一种思路。
dukta
Pablo Lunin
产品和工业设计师,瑞士
在2012年完成了产品和工业设计的学业后,Pablo Lunin为一家国际公司进行了两年时间的巧克力新品研发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从巧克力的口味到包装的整个设计过程,他专注于利用打破传统的制作方式和打样技术,创造全新的巧克力概念、形状和形式。2015年的时候,他加入了父亲的公司dukta GmbH,并与合作伙伴一起建立起杜克塔柔性面板的销售网络。自2017年起,他成为了dukta GmbH公司的合伙人。
Serge Lunin
木质专家、设计师、苏黎世艺术大学讲师,瑞士
在完成了木工和橱柜制作的培训后,Serge Lunin参加了诸如教师和成人教育讲师等许多不同形式的培训。自1990年起,他在苏黎世艺术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学习内容包括设计、材料研究、功能性设计和舞台设计等学科。经过这些长期而有趣的经验积累,他在2006年开发了杜克塔切割技术(一种可以让木基板变成柔性面板的技术),自此他同时成为了杜克塔项目的讲师。
项目
杜克塔dukta——柔性木材,一种可以使木材变“柔软”的独特的国际性专利技术,通过专门的切割,原本静态的木材可以获得类似纺织品一样的柔性特点,以此获得广泛的应用范围。
凭借这种与众不同的视觉和技术特点,杜克塔为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打开了全新的世界。同时,切割后板材极佳的吸音性能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切割技术适用于胶合板、密度板以及三层板等商业工程板材。
这种柔韧的杜克塔板材能够设计出独特的具有流线型的木制家具和灯具,穿孔的木质杜克塔材料能够轻松地建构出圆形木质家具、伸缩木门和百叶窗,与此同时杜克塔切割面板还可以用作搁板和挂钩的悬挂网格。
Christophe Guberan
产品设计师,瑞士
Christophe Guberan是一位工作于在瑞士和美国的产品设计师,毕业于洛桑州立艺术学院。他是2016年享有声誉的Hublot Design Prize设计奖的获得者,也是2013年Leenards基金会文化奖的获得者。他在创作中扩大了材料交互、自动装配和美学之间的边界,作品已经成为国际展会和展览中的常客,如参加了2017年巴黎蓬皮杜的“突变/创新”展览,2012年的米兰家具展和卫星展,以及在东京小石川的个展等等。
他的设计已经被全球设计品公司Alessi量产,而HydroFold项目因其能够在2D打印机上自动折纸并打印,受到广泛的学术和公众关注并促成他能够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自动装配SelfAssembly实验室展开进一步合作。
项目
“我的工业设计工作室擅长在调研和研发的基础上做创新的解决方案。我非常重视行业合作和新技术的运用,并擅长挑战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再造。”
Sebastian Marbacher
产品设计师,瑞士
Sebastian Marbacher是一位瑞士的产品设计师,他的个人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以自有项目、商业客户和机构定制项目为主。他的作品已经展出于多个展览和画廊,特别是纽约的Fisher Parrish画廊和瑞士的Galerie Helmrinderknecht当代设计画廊。最近他的作品刚刚获得瑞士设计奖。
项目
我的小小工作椅
少即是多,小即是大。
它有多小呢?
它小到超出你的想象,
如果它能保持一种平衡的姿态,它永远不会倒下。
舒适度建立在一个非常狭窄而巧妙的角度上,
一旦把这些椅子叠起来,它们就成了一座塔。
塔意味着孤独,但此塔非比塔,楼梯的功能赋予了它社交的潜力。
Arno Mathies
设计师,瑞士
Arno Mathies是一位出生于日内瓦的瑞士设计师。他致力于挖掘生产工艺和材料性能的潜力,试图通过探索事物的形式、功用和感知的界限来寻找到物体功能性的最大化效果。在他获得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的硕士学位后,他遇到了设计师Max Frommeld,并和他于2012年在伦敦成立了Max Frommeld & Arno Mathies设计工作室。他们对功能设计和折叠技术的共同兴趣使得两人完成了一系列创造性工作。
他们的两个代表作折叠船和折叠雪橇分别获得了2013和2014年的“瑞士联邦设计奖”的提名,其中折叠船又分别被It’s Nice That提名为2011年度产品、被Wallpaper*杂志评选为2012年优质生活单品以及被康泰纳仕评选为2012年创新设计大奖。而折叠雪橇最近又获得两项大奖,Jury and the Eyes机构颁发的特别天才奖项,和Villa Noailles举办的第十届国际设计节Design Parade 10大奖。自2017年以来,Arno一直在日内瓦发展他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与各类客户、艺术家、设计师和匠人碰撞出不同火花。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以来,除了他的设计工作室,他还是MA空间的负责人以及日内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传播总监,这归功于Alexandra Midal和Rosario Hurtado的大力支持。
项目
“这个项目的概念源自我对3D打印过程和视觉语言的研究和理解。不幸的是,由于3D打印的易实现性和滥用,人们已经将这项技术和“便宜”以及“粗制滥造”联系起来。虽然3D打印富有争议性,但我们不能否认这项技术减少了本土生产的限制,并重新定义了设计师的角色和地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尝试,我致力于将这种极具可塑性的图版变成我的画布,使得3D打印技术成为一种新的设计语言为其体现新的价值。”
Julie Richoz
设计师,法籍瑞士
Julie Richoz出生于1990年,是一位法籍瑞士设计师。从瑞士洛桑州立艺术学院毕业后,她开始担任设计师Pierre Charpin的助理。
2012年,她在巴黎成立了自己的个人设计工作室。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个人作品,她通过好奇心和敏锐度形成了属于她自己的设计语言和风格,目前已与Alessi、Louis Poulsen和Galerie Kreo等知名公司合作。
Richoz赢得了Villa Noailles举办的2012国际设计节Design Parade的超级大奖。她曾在法国赛尔夫国立瓷器美术馆以及法国马赛文化中心担任驻场设计师,在那儿她有机会探索材料以及材料背后的技艺。经过这两年的积累,她开始负责为路易威登设计家居配饰系列。2018年起,她同时开始为洛桑州立艺术学院教授工业设计。
2015年,她获得了瑞士设计奖,这个奖项是1918年以来由瑞士联邦文化办公室组织的国家设计大赛,每年都会举办。同时,她的作品还被苏黎世Gestaltung博物馆永久收藏。
项目
“我喜欢在我的作品中表现一种张力,试图给予物体某种特定的力量,以吸引好奇的目光。我被手工制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震撼,我善于分辨每一个构成的偶然性,它们充满了感性的美。有时,这种笨拙的不完美恰恰展现了完美的概念和情绪。
这一次展览,我选择了四件作品来展现我的工作:Thalie,一个不锈钢果盘;Tapis,由天然纤维制作而成的现代抽象主题的地毯;Fierzo,有趣的桌面收纳组合;Cicala,浪漫的户外扶手椅。
每一件作品都源自事物本身,合在一起,他们就是一首表达敏锐性和设计论的奏鸣曲。”
Daniel Wehrli
设计师,瑞士
Daniel Wehrli在完成了他作为橱柜木工的第一次培训后,在洛桑州立艺术学院和瑞士西北高等专业大学都学习过产品设计。之后他至日本金泽,和那里的木匠合作,获得了更为专业的经验积累。然后他又在纽约的奢侈品、家具和展览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201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个人设计工作室。他专注于产品和家具设计的创新和研发,不久便将世界知名家具品牌纳入客户名单。除此之外,他还参与了卢塞恩应用科技大学的纺织品研究小组进行材料研究。
Wehrli赢得了多项设计大奖,如日本石川的卓越设计奖和美国芝加哥Best of NeoCon的金奖,在2017和2018分别获得了瑞士设计奖的提名。他的作品作为特展曾在日本金泽的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巴塞尔Depot画廊和苏黎世理工学院展出。
项目
此次在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展出的作品可谓Daniel Wehrli设计风格的一个概览,这些作品都基于设计师对设计历史的研究而诞生,并会同时展示整个详细的手绘设计过程。
SLED衣帽架和WEDA长条扶手椅都是国际家具品牌的定制作品,两者都代表了设计师对家具传统形式的重新思考,并充分展现了木材工序和手工艺结合的精髓。
PLUG IN系列虽然还只是打样,但它呈现的是一种对传统的再设计。Bootjack是对瑞士乡村中传统脱靴器的再设计,两张特定的咖啡边桌是设计师和著名地毯品牌Schönstaub的一次尝试性合作。
作品图片及现场图片
瑞士设计智慧:创新、实用和美观之间
珠宝、钟表、巴塞尔艺术展,这些关键词在全球压倒性的公关影响,让一些对瑞士设计现状不熟悉的人,主观地联想成依赖精工制造和针对高端市场,以为瑞士设计与时代有距离,实为极大的误解。
以事实说话,在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的支持下,瑞士本地设计品牌 schoenstaub 与设计师/组合 Dimitri Bähler、Egli Studio 及 Matthieu Girel 的作品,于2019年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期间展出。作为瑞士展位在深圳的第二次亮相,今年的三组设计师均为30岁上下的年轻一代,以灵动简约的作品传达了独到的设计哲学,提供了瑞士当代设计的鲜活图景。
在这些设计作品中,能看到经典工业设计的扎实传承,也有具时代对话性的探索。设计的功力,体现在分寸感的拿捏,强调左右脑的精密合作——在不失诗意、趣味的前提下做足减法,追求有技术内核的创意与审美,不乏实验性又兼具商业潜质,以及在使用体验上的执着。这样的创作根植于极其成熟的设计观,这种成熟也反映在了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外的关注点上。这些瑞士当代设计的新生代,都高度重视与制造伙伴的良性互动,对带动行业、促进瑞士形象转型有责任感,心怀回报社会的理想。瑞士设计的生命力,不可小觑。
设计师及品牌
Egli Studio & Matthieu Girel
Egli Studio与Matthieu Girel是一对搭档,设计范围涵盖产品、家具与工业设计。Egli Studio的设计围绕理性生产、可持续性及环保意识展开,力求通过产品展现材质的价值与制造过程的精细。曾于2014年获得瑞士联邦设计奖,2018年参展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Matthieu Girel 广泛地与国际客户合作,包括家居用品品牌Alessi和玻璃制品品牌Pasabahce。2016年建立并设计了创意空间Hyperespace。他的作品曾获2017年瑞士联邦设计奖和瑞士设计大奖。
他们的参展作品“超集合” 是一个由家具组合构成的集合体,包括了置物架、台灯、矮桌、沙发和衣橱。这些家具拥有清晰的线条与简洁的外形,外观看上去平易近人。通过挪动组件的位置,变动零件的高度,它们可以满足开放空间,尤其是工作场所中的各式需求。超集合做到了“限而不闭”这一设计目标,充分体现了瑞士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schoenstaub
schoenstaub工作室,专攻家居物品与纺织物设计。他们与领先制造企业密切合作,追求在美感与技术方面的创新,致力于在生产过程中兼顾功能性、品质性及公益性。设计师Nadja Stäubli 参加过伦敦设计周和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
schoenstaub将展示分别以星空、雨林、水磨石为纹样的三款地毯。其中“水磨石”纹样荣获了Wallpaper颁发的“2017年设计大奖”。设计打破了“内”与“外”的分界线,为家居环境提供了抚慰心灵的港湾;又将设计思想与技艺知识无缝衔接,营造出实用与享受共存的空间。
Dimitri Bähler
Dimitri Bähler工作室,设计师是洛桑艺术与设计大学和艾因霍芬设计学院的高材生。他的作品往往即兴、叛逆又充满诗意,看重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实际功用。2017年,他为位于日内瓦与巴塞尔市中心的爱马仕品牌设计了“零重力”橱窗,以空间、反射、运动为核心,在光影变幻间创造了超现实的梦境。
这次Dimitri主打两款灯、一款瓷器。两款灯的概念脱胎于东亚传统器物,兼具轻盈的外形与有机的线条。参展的瓷器系列曾荣获荷兰的室内装饰设计大奖,灵感来自于漆器,采用了他发明的专利转印技术。这些瓷器的坯体、材质和图案各异,但都几乎出自于单个模子,体现了制造工艺的精髓与极致。这些抽象的作品构建了一场有关功能性与非功能性、极简与装饰之间的对话,对家居环境中“物有所用,物尽其用”的观念提出了新的见地。
在深圳,遇见瑞士设计长盛不衰的精髓。这三组设计师们运用尖端科技,追求精炼外观,满足使用者对功能与美感的双重诉求。不论您是厂商、经销商,或是产品经理、战略投资者,定能在这里发掘到心仪的作品,建立起新的纽带。